鄂博快訊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——古今飲食器皿大對比
“吳都古韻”文博小課堂——古今飲食器皿大對比
中華文化源遠流長,飲食文化為其中一個重要的特色分支。據(jù)文獻記載,早在西周時期,已經形成了一套相當完善的飲食制度。最能體現(xiàn)古代飲食文化的莫過于古人吃飯所用的器皿,古人是用什么做飯?用什么裝肉?他們是不是也有湯匙也有筷子呢?孩子們帶著這些疑問,走進了鄂州博物館本期吳都古韻文博小課堂活動——古代飲食文化系列之古今飲食器皿大對比!
2019年11月16日上午,市博物館吳都古韻文博小課堂熱鬧非凡,孩子們此起彼伏的笑聲充斥著整個課堂,說到“吃”,孩子們都特別的有興趣,對古人的飲食器皿也是十分的好奇。社教老師用精心制作的PPT課件為孩子們展示了中華飲食文化的“前世今生”,從舊石器到新石器時代,再到商周戰(zhàn)國,每個時期都一一展現(xiàn)古人們的飲食習俗和器皿用具。特別是課件中古今器皿大對比的部分,孩子們興趣盎然,原來銅簠銅簋相當于盛飯主食的“大碗”,陶豆就相當于咱們的“高腳盤子”,還有非常有名氣的陶甗其實就是今日咱們用的“蒸鍋”了。社教老師用器物對比的教學方式,讓孩子們明白了如何區(qū)分古代飲食器皿和它們的用途,并學習了解了和飲食相關的“人為刀俎,我為魚肉,舉案齊眉,膾炙人口”等成語故事的來歷。隨后,社教老師帶領孩子們進入展廳觀看器皿文物,給他們留下了深刻地印象。最后的教學環(huán)節(jié),是孩子們喜愛的手工體驗,孩子們發(fā)揮自己的想象力,結合在課程里學到的知識,用畫筆和紙張以及超輕黏土做出了一幅幅精美的飲食器皿“創(chuàng)意畫”。孩子們對自己的作品也是非常滿意呢!
在本期的課程中,孩子們在收獲了知識,提高了動手能力,這樣寓教于樂的方式正是我們鄂州博物館文博小課堂的教學宗旨,讓孩子們在學中玩、玩中學,學習和傳承中華優(yōu)秀傳統(tǒng)文化。